服务热线 : 86-010-80765002

新闻中心

如何确保秋冬季口蹄疫防控万无一失?

进入秋冬季节后,气温出现明显变化,昼夜温差变大,微生物的感染力增强。在此阶段,一旦出现猪舍环境变差、生物安全措施不严格、饲料变质等现象都会增加猪群感染疾病的风险,从而影响猪场的收益。


在众多动物疫病中,口蹄疫位于一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将其规定为优先防治,重点防范的动物疾病。气温的变化会使动物抗病能力下降,因此秋冬季口蹄疫的防控在一年中显得尤为重要,若在此阶段口蹄疫防控措施存在漏洞,很可能引起口蹄疫的流行或暴发。另外,我国猪、牛、羊养殖量较大,所以口蹄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精品」新冠疫苗接种倡导公众号首图.jpg


一、秋冬季口蹄疫防控的必要性


1、猪场疫病发病率增加

秋冬季气候变化为大量致病菌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尤其是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变长,所以秋冬季猪群发生病毒性疾病的几率较大。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很强,容易发生大规模感染,而药物治疗基本上起不到作用。另外,若猪场长期使用*产生耐药性,会导致一些*性疾病发生率提高。健康猪群一旦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即便恢复,免疫系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再次感染其他疾病几率也会增加,这也是猪场秋冬季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口蹄疫的发生虽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秋冬季节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使病毒活性和繁殖能力变强,更容易感染免疫系统有缺陷的猪群。所以进入秋冬季以后,对于口蹄疫的防控要足够重视,保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2、猪群处于生长“黄金期”

夏季由于环境、饲料的限制猪群的生产性能受到影响,冬末由于温度过低猪的生长性能也会受到限制,秋季及冬季初环境相对适宜,因此该阶段是猪群“生长增膘”的关键时期,猪场需*程度强化猪场生产管理,确保生产不受口蹄疫影响,使猪场经济回报*化。若秋季及冬季初口蹄疫防控措施不到位,猪场一旦发病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种猪将失去种用价值、产仔率下降、仔猪大面积突发死亡、种猪生长速度受限、延迟出栏、场内饲料的大量浪费、引起其他疾病的感染、打乱猪场免疫程序等,最终猪场的生产效益将严重受损。


3、我国口蹄疫流行形势

目前我国口蹄疫疫情仍将以O型口蹄疫为主,O型多毒株同时流行的状态仍将持续,但不排除A型口蹄疫点状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口蹄疫毒株从境外传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


从口蹄疫疫情发生的环节来看主要是流通(调运、市场、屠宰场),其次是散养环节,究其原因应有以下几点:①在流通和散养过程中,其动物来源比较复杂,并非单一群体,并且可能存在带病动物;②由于养殖成本增加,部分养殖场对压栏后将要售卖的动物不进行加强免疫,使其免疫抗体合格率低(30%-40%);③长途运输诱发应激因素。由于我国肉类需求量大,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并且国内各地区养殖量不均衡,导致我国动物大数量频繁调运,而这是引起口蹄疫疫情发生的高风险点。


4、口蹄疫变化多、防控难

口蹄疫病毒属于RNA病毒,不同血清型之间不具有交叉保护性,并且同一血清型内不同病毒株的抗原性也存在差异,相比于DNA病毒如非洲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更容易变异,因此,口蹄疫病毒在田间流行时会以一定的频率发生变异或重组,这将影响口蹄疫疫苗的保护效力,防控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此外,口蹄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会存在动物被感染但不发病的现象,但在此期间会时断时续的排毒,导致动物群体出现“波浪式”发病,例如牛感染后会带毒数月甚至数年。口蹄疫病毒粒子直径大小在28~30nm,在空气中易形成气溶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它的传播能力,可随风发生远距离传播,感染更多的动物。


微信图片_20220615131949.jpg


口蹄疫秋冬季防控注意事项


1、提高饲养水平

秋冬季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大,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圈舍内温度的控制,若舍内温度过低或过高、通风换气不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口蹄疫及其他疾病的发病机率将会增加。因此秋冬季圈舍内应勤通风,并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促进猪群健康生长。此外,部分地区会出现阴雨、下雪天气,对此应及时清理粪便并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病原微生物的增殖与传播。


“七分靠养,三分靠防”合理饲养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基础,在秋冬季为维持种猪的正常繁殖性能以及猪群的正常生长,应调整饲料的营养结构,确保猪只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猪只生长速度并增强*。在此期间,要防止饲料的霉变,避免猪群食入变质饲料引起免疫系统损坏而导致口蹄疫疫苗免疫效力降低。


2、加强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养殖场必须要重视的。首先,猪场选址应远离养殖密集区,尤其牛场和羊场,因为口蹄疫病毒可以在偶蹄动物之间跨种间传播。其次,做好出入场的人员、物资、车辆等媒介常规病原的筛查,并且进行严格的消毒。此外,猪场还应减少引种频次,引种时做好基础疫病的检测,对口蹄疫病毒的检测必不可少。


3、口蹄疫疫苗免疫

目前,防控口蹄疫最有效的手段是疫苗接种,免疫疫苗产生的抗体能够很好地保护猪群免受病毒侵袭。口蹄疫疫苗的保存条件要求在2-8℃,一定要保持储存疫苗的冰箱或储存柜的正常运转,避免因保存温度不当造成疫苗抗原损失。尤其在气温较低时,切不可将疫苗长时间置于室外,以免被冻结。疫苗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回温,秋冬季不建议室温进行回温,*方式是水浴锅回温,但要避免回温不彻底引起应激反应。


为降低应激风险,秋冬季口蹄疫疫苗的接种时间应选择中午进行(气温相对较高)。接种疫苗时要求专业人员以正确操作方式进行接种,接种前需先进行小群试验,观察1小时后无不良反应,再扩大接种。注射器要保证可以正常使用,避免“卡钝现象”;反复使用的针头应保持干燥,以免残留水分冻结堵塞针头,影响接种工作。


4、做好免疫监测,优化免疫程序

免疫密度和免疫合格率是保证群体*的关键所在,口蹄疫免疫密度应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所以要定期监测猪群免疫抗体。监测口蹄疫抗体水平的目的有:①有助于掌握抗体水平的衰减情况,避免猪群出现免疫空白期;②了解群体保护力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③监测免疫密度,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补免工作;④鉴别诊断,了解感染情况。

综上所述,秋冬季是口蹄疫防控的重要关口,因此秋冬季口蹄疫防控需要引起养殖场足够重视与关注,及时做好疫苗免疫工作,避免疾病发生,确保猪群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