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 86-010-80765002

新闻中心

疾病防治 | 牛结核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随着我国养牛业的持续发展,牛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提高,不仅对养牛产业有着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危害人类健康安全。本文介绍了牛结核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疾病之一,是我国的二类动物疫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5,000万头以上的牛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病牛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在30亿美元以上。患病牛的肉制品或乳制品等均含有病原微生物,人们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吸入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而患病,虽然由于卡介苗的推广,人感染结核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器官移植等疾病导致的免疫抑制以及国际范围内的沟通交流逐渐频繁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又有了增加的趋势。此外,在一些地区存在一定的野生动物感染结核病的情况,当牛群与之接触时有较大的患病风险。近几年,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国民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结核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微信图片_20220411085448.jpg


一、病原


牛分枝杆菌是分枝杆菌属的成员,可分为牛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引起人的结核病,有时也能感染牛,牛分支杆菌则是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此外还能感染猪、鹿、大象等50余种温血脊椎动物和20多种禽类,有时也能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安全,在所有人感染结核病的病例中约有5%~10%是由于牛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牛分枝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外形呈棍状,没有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染色镜检时经常用葵-尼氏抗酸染色法,其他染色方法较难着色。体外培养该菌时温度应为37.5℃,pH值在5.9~6.9时生长良好,但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牛分枝杆菌有较为丰富的类脂和蜡脂物质,故对外界环境有比较强的抵抗能力,干燥环境下能够存活10个月,在病变组织或尘埃中也能存活2~7个月,在水中能存活半年,粪便、土壤中存活6~7个月。但当温度过高时,该菌较易失活,在60℃下0.5h就能够杀灭该菌,阳光直射下几小时就会死亡,所以经过巴氏消毒的乳制品中即使存在牛分枝杆菌也不能危害人类健康。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消毒剂进行杀菌,例如甲酚皂、酒精、漂白粉溶液或甲醛等。


牛结核病侵害的牛不仅限于奶牛和黄牛,水牛也能发病,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及患者,他们的排泄物、乳汁、唾液、鼻液、生殖道分泌物等均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健康的易感动物或人在接触到被污染的环境后经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被感染,其中飞沫传播或媒介传播是结核病的最常见发病方式。此外,交配活动也能够传播牛结核杆菌,犊牛吮吸含有病原的牛乳后也会发病。该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当、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日粮营养水平过低以及牛只缺乏运动或使役过重时更易发病。


微信图片_20220614131836.jpg


二、临床症状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多为10~45d,也有少数病例潜伏期可达数年,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可以将牛结核病分为肺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脑结核、生殖器结核以及胸膜结核等。


1、肺结核

患病牛长时间干咳,患病初期容易疲劳,出现短而干的咳嗽,尤其是当其运动或吸入冷空气时咳嗽加剧。随着病程延长,咳嗽逐渐加重,次数增多,逐渐转变为湿咳,咳嗽时表现痛苦,呼吸频率加快,容易发生气短。鼻腔内有黏性、脓性分泌物,呈灰黄色,有腐臭气味。听诊胸部有啰音和摩擦音。患病牛消瘦、贫血,各个淋巴结肿大,在患病后期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最终因心力衰竭而发生死亡。


2、乳房结核

患病牛表现为乳房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上出现局限性、弥散性结节,结节无热痛,奶牛患病后泌乳量显著降低,乳汁逐步变稀薄,患病乳区萎缩,各乳区变得不对称,乳头变形,位置异常,严重时不泌乳。


3、肠结核

患病牛常表现为前胃弛缓,食欲减退,消瘦,乏力,顽固性腹泻,排出稀粥样粪便,粪便内有脓性汁液或黏液,腹膜粗糙,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4、其他类型

淋巴结核、生殖器结核、胸膜结核以及脑结核等在临床上病例较少。


IST_17053_08587.jpg


三、诊断方法


该病的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大致推断,但由于牛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部分息息相关,且症状与其他疾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应注意鉴别诊断。如需确诊应当进行实验室诊断,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分为*学诊断法、免疫学诊断法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法。


1、*学诊断法

将患病动物的病变部位、排泄物、分泌物等作为病料,进行涂片镜检,涂片检出的阳性率相对降低,且不易区分活菌和死菌,应当进一步进行*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但由于牛分枝杆菌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对于培养条件和营养水平要求较高,且生长缓慢,所以该方法不作为诊断牛结核病的推荐方法。


2、免疫学诊断法

目前可用于诊断牛结核病的免疫学方法有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胶体金诊断、γ-干扰素诊断以及淋巴细胞增生试验等,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应用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胶体金诊断,ELISA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胶体金法则具有简便快速、试验结果容易保存、不需要较为精密的仪器设备的特点,两者相结合可以作为牛结核病的诊断依据。


3、分子生物学诊断法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牛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也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PCR技术能够很好的对生物样本进行快速检测,同时还能够分辨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典型结核分枝杆菌等。核酸探针技术、噬菌体测定技术、菌体成分检测技术等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发展,相信在之后的结核病诊断中分子生物学一定能够依靠其特点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413103507.jpg


四、综合防治措施


牛结核病的危害性比较强,一旦发生疫情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且牛结核病发病后应当对患病动物进行扑杀,故该病应当着重进行预防。


1、定期检疫

首先应当通过法定检测方法对牛群进行定期检疫,当发现结核阳性牛或阳性牛群时应当立刻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检疫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免疫学诊断法进行检疫,抗体检测法通常不用于牛群检疫,这是由于结核杆菌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在感染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分泌的蛋白质有一定差异,此时依赖单一蛋白质抗体检测方法很有可能出现假阴性。健康牛群应当每年进行两次检疫,当发现阳性牛时要进行淘汰,对动物尸体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污染的用具等进行深埋或焚烧。在发现阳性牛后一个月对牛群进行第二次检疫,此后每个月要进行一次检疫,半年内有连续三次检疫没有阳性牛时可以认为该牛场为健康牛场。


2、净化污染牛群

多次检疫不断出现阳性动物的牛群称为污染牛群,对于这类牛群每年应当进行4次以上的检疫,对于检疫结果阳性的牛和可疑牛应当立刻进行分群隔离,将阳性牛和可疑牛剔除后再对牛群每隔1个月进行一次检疫,不断的将可疑牛和阳性牛剔除,直至连续三次没有阳性牛出现。同时应当注重犊牛的健康,母牛产犊前应进行检疫,每次哺乳前应对乳区进行清洁,犊牛在6月龄内应进行三次检疫,均为阴性时方可认为是健康牛只。注重消毒工作,对于牛舌、运动场以及生产用具每周应进行消毒,消毒药品应定期进行轮换,防止出现耐药菌株。